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乡村文化振兴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坚持党对乡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铸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根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是确保乡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建设文化强国目标,奋力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章。各级党组织应把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谋划、部署指导和督促落实,确保取得实效。党员干部要强化政治担当、明确责任意识,做好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农村地区的宣传与普及,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要着眼于乡村文化建设实际,深刻把握乡村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鼓励以新技术推动乡村文化传播、以新观念推动乡村移风易俗。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农民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贯穿乡村文化建设全过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乡村文化振兴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全体人民铸牢理想信念、提升思想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之中,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广大农民日用而不觉的传统价值观念融通起来,鼓励和引导村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倡导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形成爱党爱国、积极进取、诚信友善、孝老爱亲、勤俭节约、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不断展现新时代乡村文化新气象,引领乡村文化建设。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乡村文化振兴路径。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乡村文化承载着一个地区悠久的历史脉络和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是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精髓。推动乡村振兴,要坚持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充分挖掘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资源,赓续中华文脉。要始终把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放在第一位,充分挖掘体现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乡土文化,使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要创新方式方法,加大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保护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积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乡村文化的根脉生生不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促进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分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坚持推动和繁荣乡村文化产业,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品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乡村文化振兴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能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农民不仅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着重培育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者、传统技艺传承者、乡土文化讲解者,为各类人才提供专业培训和物质支持,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在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贴近农民组织乡村文化活动,为农民搭建展示风采、创新发展舞台,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增加富有农耕农趣农味的产品服务有效供给,促进文化在城乡间交流互鉴。要激活农民的乡村文化自觉,增强农民对文化的情感认同,使广大农民自愿自觉地承担起乡村文化振兴的责任,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本文为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3YJA710020)阶段性成果】
文字/学习强国
编辑/司炳昺
审核/司炳昺、刘海丽、高丽华
编辑/司炳昺
审核/司炳昺、刘海丽、高丽华